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张 鲁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1905
分享
399
粉丝
278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张 鲁

张鲁(~216)为张陵之孙,五斗米道系师。字公祺(一作公旗),沛国丰(江苏丰县)人。张陵死后,其子张衡继行其道。衡死,张鲁继为首领。其母好养生,有少容,兼挟鬼道,往来益州牧刘焉家。他通过其母跟刘焉家的关系,得到信任。东汉初平二年(191)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,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。张修杀苏固后,张鲁又杀张修,夺其兵众。刘焉死,其子刘璋代立,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,尽杀鲁母家室。张鲁遂割据汉中,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,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。史载,张鲁在汉中,因袭张修教法,并增饰之。自称师君。来学道者,初称鬼卒,受本道已信,则号祭酒,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。不置长吏,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。继承其祖的教法,教民诚信不欺诈,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,如果再犯,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,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。又依照《月令》,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,又禁酗酒。他还创立义舍,置义米肉于内,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,并宣称,取得过多,将得罪鬼神而患病。东汉末年,群雄蜂起,社会动乱,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,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。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、朴胡、袁约等人的支持。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,民夷便乐之。流移寄在其地者,不敢不奉。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。当时曹操把持的东汉政权无暇顾及汉中,遂封张鲁为镇民中郎将(一作镇夷中郎将),领汉宁太守。张鲁统治巴、汉近三十年。建安二十年(215),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,张鲁弟张卫以数万人马据阳平关坚守,为曹操所破,张鲁避走巴中,不久降操。因本有降意,拜镇南将军,封阆中侯(一作襄平侯),邑万户。其五子皆封侯,且与曹操联姻。后世道教徒称张鲁为张镇南。次年,张鲁卒,谥原侯,葬于邺城(今河北临漳)东。他投降曹操后,大量徒众北迁,使五斗米道的势力发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。张鲁以《道德经》为该教的主要经典,为便于向其徒宣讲《道德经》,乃为之作注,名《老子想尔注》。提出道散形为气,聚形为太上老君,常治昆仑认为道精分之与万物,万物精共一本主张君臣民皆须顺道意,知道真,行诫守道。又认为,生是道之别体,道人但归志于道,唯愿长生。道设生以赏善,设死以威恶。只有奉道诫,将积善成功和积精成神二者结合起来,才能不死成仙。主张治国之君务修道德,忠臣辅佐在行道,指出如此一来,道普德溢,太平至矣。吏民怀慕,则易治矣。悉如信道,皆仙寿矣。还抨击儒家五经半入邪,大伪不可用反对淫祀,认为天之正法,不在祭餟祷祠对宣扬圣人天所挺生,必有表,仙自有骨,非行所臻的《河》《雒》纬书也予以否定,提出道徒忠孝至诚感天、通过修行自臻仙寿的观点。因此他尤其重视道徒的自身修养,倡导诚信,有病则忏悔己过。相传他又创涂炭斋等斋醮仪式。元武宗至大元年(1308),追封他为太清昭化)广德真君。

返回顶部